eLib Pro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现实与未来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现实与未来

VIP专享

内容简介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个冠U国现实与未来

记者陈永报道 9月8日,中国U15国家集训队在首届东亚足联U15锦标赛中力压日本U15和韩国U15夺冠,值何对于中国足球的少捧现实而言,这个冠军有着重要的杯背意义。但对于中国足球的现实未来而言,如何让这些球员在15岁之后保持竞争力其实仍旧是个冠U国一个不小的难题,尤其是值何在国奥队艰难击败印度、出线命运未定,少捧国家队主场被马来西亚逼平的杯背背景之下。

尽管并非正式的现实国际大赛,而且中日韩派出的个冠U国都不算真正的国少队,且中国U15国家集训队在选材上更接近该年龄段顶级球员,值何但胜利仍旧有着多重的少捧价值。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现实与未来

激励层面的杯背意义仍旧是存在的,尽管一天之后国奥队2比1艰难击败印度国奥并不能让人满意,现实尽管国家队1比1战平马来西亚表现依旧低迷,但这个东亚杯的冠军,终归是一丝曙光。实际上,2004国少、2006国少和2003国青回归亚洲杯正赛小组出线,都展现出了中国年轻球员的朝气和中国足球的曙光。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现实与未来

这至少会让中国足球圈尤其是决策层,对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更加重视:

这个冠军价值几何?U15国少捧杯背后的现实与未来

其一,8年前全面铺开的校园足球显示了一定的效果,而继续扩大校园足球的影响力、覆盖面,继续提升校园足球的赛事质量以及提升校园足球的教练水平,便是必然也必须的道路。

其二,从去年开始创建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,包括从今年开始创建的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,以及始终存在的足校联盟杯等赛事,也因此展现出了各自的价值。尤其是,此次中国U15国家集训队实际上是以中青赛U15组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为主组成的,20名球员中有17名来自于决赛的两支队伍。

其三,从青训机构的层面而言,始终坚持的鲁能青训,以及耕耘了10年、遭遇了困境但没有放弃的恒大青训,其展现的效果是让人欣慰的。进一步扩大青训机构的数量,和校园足球相辅相成,和各项赛事相辅相成,更可以解决地方赛事球队不多、质量不足的问题,也是必然和必须的选择。

其四,就国字号的备战而言,国奥队长期集训的方式也输给了U15集训队短期组建的方式,尤其是国奥队长期集训看似有技战术层面的收获,但和球员心理层面的抵触相中和之后,实际作用远低于预期效果,这也是国奥阵容练的不打、打的不练的重要原因。虽然国奥长期集训的初衷有其历史背景,并非为了集训而集训,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仍旧是有其深刻意义的。

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意义。但这一切并不能代表中国足球就多么有希望了,或者这批孩子一定能帮助中国足球崛起。关键在于,这批孩子的努力和其所取得的成绩,对于中国足球的整个体系建设及具体策略是有着广泛的借鉴作用的,更重要的是,证明了目前中国足球以青少年足球为重心的决策是正确的,也必然坚定这样的目标和信念。

当球迷们为中国U15国家集训队欢呼的时候,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给予了冷静的思考,一个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是,中国足球和足球强国的差距是:年龄越小差距越小,年轻越大差距越大。包括此次中国U15集训队和日本U15队的比赛,中国队在速度和力量等方面展现了优势,辅以拼搏态度及合理的战术,弥补了和日本队巨大的战术意识及技术能力的差距,但问题的关键在于,速度和力量可以自然弥补,技术及阅读比赛能力在这个年龄段之后却较难提升。

更为关键的是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未来,随着中日球员比赛质量的巨大差距,这种个体的差距会越来越大,整体的差距更甚于个体。很简单的道理,日本足球的赛事体系健全且完善,质量成螺旋式上升,日本这批球员走的是一条攀登之路,而中国青少年赛事包括职业联赛,哪怕对抗程度有所上升,但战术体系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,中国这批球员走的是一条徘徊之路。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便如昨日:同一天,中国队1比1战平马来西亚队,日本队4比1击败德国队。

就未来而言,这批2008年龄段的孩子,包括未来2009、2010、2011等等年龄段的孩子,打上高质量的比赛是关键,具体来说需要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两个层面发力。

国内层面:其一,进一步提升中青赛的质量,尤其是全面提升中青赛地方预选赛的质量,实际上最优秀的U15年龄段球员未来未必参加地方预选赛,但金字塔是需要层层构建的;在高质量的中青赛总决赛只有一个月的背景下,全面发展专项赛事如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的重点城市组比赛、会员协会组比赛以及职业俱乐部组(简称U系列)比赛非常重要,尤其是高质量的U系列比赛不可或缺且需要进一步完善;其二,进一步扶持“强强对决”的赛事,如足校联盟杯,要知道,这批夺冠的孩子10岁开始就是从足校联盟杯一步一步打上来的,当然也包括各种国内邀请赛。

国际比赛层面则包括两个途径:走出去和请进来。走出去方面,中国足协应该从13岁开始组建精英选拔队,利用合适的机会外出比赛,如果可以和国外常年举办的相关赛事达成合作自然是最好,如此统筹赛历更加方便,具体队伍以两到三支队为最佳,每年不低于两次,每次10到15天为最佳。请进来方面,促成U15东亚杯每年举办,对应U17亚洲杯及U17世界杯每年一届,若有可能U13和U14同样每年一届;全面促成潍坊杯、熊猫杯的举办,理论上,15岁、17岁和19岁年龄段,国内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3到5项国家扶持、地方或者俱乐部主导的国际邀请赛。

前置措施自然是进一步重视校园足球,各城市市长杯应向主客场联赛制发展,如有必要校园足球应该是全年(9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)周中周赛制,周末周赛制留给青训赛事或者说中青赛地方预选赛。辅助措施则是尽全力提升教练员水平,包括在校园足球体系内给予教练员相应的位置,此次中国U15国家集训队的助理教练、上一次杀入世少赛的前国少队队长李壮飞就特意强调了这一点。当然,恢复职业联赛健康,包括未来全面扩大职业联赛和业余联赛的规模,提升足球人才(球员、教练、裁判员、管理、保障等各类足球专业人员)需求,进而扩大足球供给(解决校园足球发展瓶颈),也是必然之路,相关内容本报此前有详细解读。